第141章 安东的选官试-《南北大唐帝国》
第(2/3)页
聚集在都护府门前准备送上干谒(古代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送给权贵,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拜访燕王举荐自己的士子文人们全都聚拢在告示栏下。
只见通知告示上写着,都护府将在三日后于府内昭云殿前的院庭中,对前来应募官职的贤才进行选试。选试分三试,第一天为笔墨试、第二天为面试、第三天为武艺试。参加选官试的贤才请于明后三天到都护府报名领取入场考号。
笔墨试和面试观看的文人士子们倒还理解,科举考试不就笔墨吗?考过了科举再参加吏部选官试项:一曰身,指形貌端正丰伟;二曰言,指语言清晰有条理;也就是面试了。
“咱们是来求任地方官的,不是投笔从戎,都护府的选试怎么还加武艺这一项?再说,科举都不考武艺。”
围观者议论纷纷,对都护府此举颇为不解。大唐虽没区分文武,但治理地方普遍是文职,武将任职地方都是担任主管地方军事的都督一职。
“也许是安东新定,都护府考虑地方不靖,要我等通武艺才能保一方百姓平安。”有才猜测道。
“可吾从小到大读诸子百家书籍,连把杀猪刀都没拿过,这叫吾如何是好?”当即就有不少士子文人哭丧着脸道。
“武艺不通也没关系嘛!告示上不是明确写着吗?都护府将笔墨定为六十分,面试和武艺各二十分。总分六十分为合格者,可直接授官,六十分以下者,按其所精通之才授官。一巧不通者,授于军士之职!”有人指着告示下面提醒道,说到一巧不通者,授于军士之职,嘴止不住的笑了出来。
“哈哈哈!都护府这还真是对应试者物尽其用啊!咱们还担心求不到官吗?”
“一巧不通者不也是应募为军士嘛!”
一众文人士子们在通告栏前笑开了花,赶来安东求官,自是胸中有点笔墨胆子稍大者。怎会落到去当个军士?
且南北朝至隋末乱世结束不到一百年,武风仍盛。一些北方世家豪门及家中稍显富贵的寒门子弟普遍习武,家有祖传刀弓箭矢。
文人士子中至少有一半身配刀剑,对测武艺这一项不在意,当不成官,当个将军也行。安东战事多,还能捞军功升职。
三天后,原高句丽王宫改建的都护府,同时也是燕王府所在府邸的昭云殿前的院庭中,以摆好四百五十五张书案和坐榻,配好笔墨。
书案上则贴着将坐在这里答题的应试者姓名。
前来应试的文人士子们经过侍卫搜身后进入院庭,拿着考前三天报名应试时,从都护府吏员那分的考号找到贴了手中考号和自己姓名的坐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