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腹中小生命降临人世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每位准妈妈差不多都会有同样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又有无法抗拒的担心和忧虑:生孩子会不会很痛?究竟该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 宝宝出生,无非两种方式,即顺产(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剖宫产),至于哪种方式更好,目前还不能一锤定音,只能说各有利弊,因人而异,适合自身条件的分娩方式就是最好的。至于怎样判断哪种方式最合适,就需要综合考虑母婴的生理状态及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变化,在产科医师指导下做出最好的选择。仅仅是因为害怕疼痛或者是处于担心孩子的安全而盲目地要求剖腹产是不科学的。 准妈妈的两难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 一般来讲,对于身体没有太大异常的产妇,临床上主张首选顺产,因为顺产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过程,相对于母婴健康安全来讲应该是一种最佳分娩方式。首先,对于母亲来讲,顺产出血较少,产后恢复快,很少出现产后并发症;其次,对于婴儿也相对安全,而且有利于孩子出生后神经精神系统的发育。因为在顺产的过程中,胎儿要受到子宫、产道适度的压力刺激,躯体有节奏地被“挤压”,这些刺激信息被外周神经传递到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的组合和反馈处理,使胎儿以最佳的姿势和最小的阻力顺应产道运动,直到出生。这个生理过程就是小宝宝出生前感受到的来自妈妈的最后一份“关爱”,对于宝宝的大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同时来自产道的“挤压”还能帮助宝宝肺部扩张、排除呼吸道的液体,利于产后正常呼吸。 相反,剖腹产有可能导致产妇失血较多、产后恢复慢,腹部刀口的疼痛影响母亲的产后哺乳,而且剖腹产还容易引起腹腔粘连等产后并发症。再者,剖腹产生出的宝宝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出生后肺部扩张功能不好或呼吸道内有液体的残留,往往出现产后窒息,导致大脑缺氧;同时宝宝大脑缺少生产过程带来的物理压力和感觉刺激,没有经过触觉和本体觉的学习,最终导致以后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感觉失调。调查发现,所有表现感觉失调障碍的儿童中,属于剖腹产出生的占七八成,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对于大多数正常产妇来讲,顺产更有利于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而剖腹产只是作为少数不适合顺产产妇的补救措施。但是,这并不排除剖腹产在特殊情况下具有的独特优势,例如产妇骨盆、产道异常,胎儿无法从**娩出,或是分娩过程中胎儿情况出现异常变化,急需短时间内结束分娩等情况下,剖腹产往往是最佳选择。事实上,分娩过程中“险象丛生,瞬息万变”,亲临其境的每位产科医师几乎都有同样的切身体会。因此,只有仔细观察分析母婴情况的瞬息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保证母婴的生命健康万无一失。 减轻顺产的疼痛 至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则几乎是所有即将做妈妈的女性所要面临的痛苦折磨。有资料显示,大约50%产妇分娩时经历的疼痛是无法忍受的。那么,选择顺产是否就注定要经受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无痛分娩,基本实现产妇完全感觉不到疼痛或者只有轻微的、可以忍受的疼痛,让女性在享受初为人母之快乐的同时,不再有躯体之痛。 分娩时的疼痛主要由子宫收缩和产道扩张引起,但是以下因素可能加重疼痛的程度: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时体力消耗过度、产妇肥胖或胎儿过大等。因此,产妇应精神放松,避免因过度紧张、恐惧而加重疼痛,同时尽量与医生、助产士多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分娩过程中积极配合。分娩镇痛的方法也很多,具体采取哪种镇痛方法应由产妇和家属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要求,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执行。 怎样才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信心,以减轻分娩中的疼痛呢?对此专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产妇应在分娩前了解整个正常的分娩过程,并到产前门诊咨询,估计顺产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以采取的措施;其次,要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包括要求丈夫、助产士陪伴分娩以及调整产前产时的饮食和休息等;最后,还应注意怀孕期间的营养平衡,预防身体过于肥胖和胎儿过大。这样,对分娩过程有个科学的认识,做到有备无患,变被动为主动,生孩子就不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了。 正确运用分娩减痛动作,也可帮助产妇减轻阵痛 1.深呼吸。每逢子宫收缩时做此动作,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用口呼出,要深而慢且有节律。宫缩过后再恢复正常的呼吸。 2.按摩。当子宫收缩频繁加紧时,配合深呼吸进行按摩。子宫收缩时,两手轻轻按摩下腹部,吸气时从下腹部两侧按摩到下腹部中央,呼气时从下腹部中央按摩到下腹两侧,宫缩过后休息。也可以侧卧,按摩腰部。 3.压迫。与按摩法交替做,同时保持深呼吸。用拇指压迫髂前上棘或四指合并压迫耻骨联合,亦可用拳头压迫腰部。 产后饮食,三思“祖训” 女性在坐月子期间不可盲目地大补养身。 女性在坐月子期间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产后补身,多喝姜醋汁? 林女士剖宫产后两个多月,恶露仍然淋漓不尽,小腹常常坠胀、隐痛。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子宫复旧不全,同时合并盆腔感染。再仔细询问,原来,产后为了“补身祛风”,她几乎天天喝自制的姜汁,为了催乳,每星期起码吃两次婆婆亲手做的猪蹄姜醋,与此同时,当归、鹿茸、人参等滋补品也没少吃。可她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些被视做“祖训”的饮食习惯,反而使她产后受尽磨难。 民间关于产后喝姜汁、吃猪蹄姜醋的习惯,似乎早已是“约定俗成”。姜醋、姜汁、生姜炒菜炒饭、生姜煮汤、姜水洗澡洗头等,月子里可谓“无姜不欢”。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热、辛,可疏风解表、散寒,促进恶露排出。但由于姜是辛温之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过多进食反而会增加血性恶露,使恶露排之不尽,影响子宫内膜修复,造成产后体弱,甚至引起贫血。所以,产后进食姜或姜制品应适时、适量、适度。所谓适时,指当恶露颜色转为淡黄或白色时,才是进食姜或姜制品的理想时机;适量是指隔天小半碗姜汤或一碗姜醋即可,同时强调不宜饮用浓姜汁;适度是指饮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持续10天左右就好。如果期间出现恶露突然增多或颜色转为鲜红,应酌情减量,或者暂停服用。 产后身体虚寒,适当吃些补益食品未尝不可。对于补身食物的选择,原则是在营养均衡、充足的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滋补功效的药食两用食品,如生姜、红糖、芝麻、羊肉、黄鳝等温性食物,但以上所选,均应讲究时机和进食量,否则会适得其反。至于当归、鹿茸、人参等补气补血的补品是否能吃,什么时候吃,宜根据各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多喝母鸡汤,促进乳汁分泌?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好处多,因此,产后乳汁充足是众多新妈妈梦寐以求的。但小甄却为此伤透了脑筋。产后头一周,她的乳汁分泌倒是蛮顺利的,宝宝吃得也很开心。可宝宝满月后,不知怎么回事,她的乳汁分泌日渐稀少,宝宝常饿得哇哇直哭。小甄仔细算了一算,自己在妈妈的照料下,吃得也算丰盛了。每天进食五六次,餐餐不是牛奶就是肉和汤,特别是人称“下奶之宝”的老母鸡汤,她每周都会吃好几次,每次必然吃掉大半只老母鸡。可为什么乳汁不见增多,反而减少了? 一些传统民俗认为,老母鸡营养价值高,能增强体质、增强食欲、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后必备的营养食品。但现代医学却证实,多吃母鸡不但不能增进乳汁分泌,反而会出现回奶现象。 产后,母体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大大降低,这时催乳素就会发挥催乳作用,促进乳汁形成。而母鸡体内含大量雌激素,产后若过多进食,会令产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致使催乳素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导致回奶。有研究表明,公鸡体内所含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反而可使乳汁分泌增多。所以,产后吃母鸡不如吃公鸡。而至于其他的滋补汤,如鱼汤和羊肉汤等,也可增加乳汁分泌,产后可适量食用。 蔬菜水果水气大,坐月子期间应忌食? 经过280多天喜忧参半的孕育生活,随着宝宝哇的一声啼哭,欣欣总算松了一口气。转眼欣欣开始了回家坐月子的生活,这期间规矩多,初为人母的她,打一开始就小心翼翼地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稍有不慎,今后会留下后患,更怕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不利。当婆婆告诫她,蔬菜水果水气大,坐月子不宜吃,欣欣自然“言听计从”。可是没过多久,欣欣发觉自己大便干结,要颇费一番周折才解得出来,后来,发展到三天都解不出大便。医生说,这种产褥期出现的便秘,原因很可能跟产后饮食结构不良有关。 有些地方的老规矩认为“蔬菜水果水气大”,产后吃了会伤身,会腰酸、患胃病、使身体虚弱等,因而“勒令”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忌食蔬菜水果,但其结果却是,产妇在分娩后大便秘结,痛苦不堪。 事实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松弛,加上长时间卧床,运动量减少,致使排便肌无力,肠蠕动变慢,因而容易发生便秘。加上产妇分娩后代谢机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如果多食补品的同时禁食蔬菜水果,由于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膳食纤维,就会使大便干燥、秘结而不易排出。 蔬菜和水果富含人体“三宝”,即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进食欲,促进糖分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特别是可以预防便秘。同时,适当进食蔬菜水果还有助于改善乳汁质量,促进婴儿健康。 至于蔬菜水果的选择,则讲究丰富多样,可多选择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黄豆芽、黄花菜、西兰花、芦笋、木瓜、胡萝卜、枣子、猕猴桃、草莓、苹果等蔬果,还可适当选择一些有特殊功效的蔬菜,如通乳的莴笋等。进食的量和品种应遵循由少及多的原则。有的产妇只喝果汁不吃果肉,或只吃水果不吃蔬菜等做法均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从产后可正常饮食开始,每日进食约100克水果,数日后逐渐增加至200~500克左右。蔬菜每餐50克左右,以后逐渐加量至每餐200克左右。但有些水果如梨等,性味属寒,对产妇可能不适宜,应少食用,以免引起腹泻等疾病。 为了身体早日复原,新妈妈们产后除了要注意饮食,还需要适当的运动 1.产后第一天 腹式呼吸运动:平躺,闭口,用鼻吸气使腹部凸起,再慢慢以口吐气,并放松腹部肌肉。重复5~10次。 骨盆摇摆:平躺,稍稍弓起背部,使骨盆腔向上悬起并左右摇摆。此法可矫正脊柱前弯及下背痛。 2.产后第二天 颈部运动:平躺,四肢伸直,抬头,使下巴贴近胸部,再将头慢慢放平,重复10次,可使颈部和背部肌肉得到舒展。 3.产后第三天 胸部运动:仰卧,身体及腿伸直,慢吸气,扩大胸部,收紧下腹肌,背部紧压床面,保持一会后放松,重复5~10次。此法可帮助胸部肌肉收缩,预防乳房下垂。 4.产后第五天始 腿部运动:平躺,轮流抬高双腿,尽量与身体成直角。待体力稍有恢复时,可同时抬起双腿,重复5~10次。此法可帮助腿部及会阴部肌肉收缩。 5.产后第七天始 乳房运动:两臂左右平伸,上举至两掌相遇,保持手臂伸直,静止数秒后,再回到两臂左右平伸。每日10次。以此帮助胸部肌肉收缩,预防乳房下垂。 提肛运动:仰卧,身体放松,专注于提肛收缩的动作。每天1~2回,每回10分钟。当练习持续6~8周左右时,不但**肌肉会呈现较紧绷的状态,**的敏感度也会有所增加。 6.产后半个月始 腹部肌肉收缩运动(仰卧起坐运动):平躺,两手掌托住后脑勺,用腰及腹部力量坐起,再伸手碰脚尖两下后,慢慢躺下,重复做5~10次,待体力增加时可增至20次。此法可增强腹肌力量,减少腹部赘肉。 臀部运动:平躺在床上,右膝屈起,使脚后跟尽量贴近臀部,然后伸直右腿,左右两腿交替做此动作,每日10次。可帮助臀部肌肉收缩。 更年期活出年轻味 每个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都会经历更年期。 抵抗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很多,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更年期将“如约而至”。女性更年期大多发生在45~50岁之间,有许多卵巢功能早衰的女性的更年期可提前至35~40岁。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有人会逐渐出现头晕、精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肢体酸沉和情绪不稳等各种症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此期内分泌系统逐渐紊乱,各种性激素如雌激素等分泌减少。在这一相当长的时期里,会出现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表现出以交感神经应激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焦虑症状。此外,由于性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此时期还会出现外貌苍老,性欲减退和猜疑心理等表现。那些往常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人,在情绪变化中产生猜疑,整天疑神疑鬼地“监视”和“控制”丈夫或子女,常常引发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行。 激素替代疗法 既然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分泌雌激素能力下降所致,那么,对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是不是要建议她们适当补充雌激素呢? 激素替代疗法一般包括两种——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和单独应用雌激素,二者分别具有不同的适应证。2002年5月,美国妇女健康启动项目下的一项绝经后雌孕激素联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实验提前终止。原因是该疗法被证实有增加妇女绝经后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更年期妇女甚至医生,对激素“由爱生恨”,完全将激素替代疗法拒之门外,这就是过犹不及了。其实,从丰富的临床应用资料来看,该疗法在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预防更年期相关并发症时确有实际的疗效。而后一种方案,即单独应用雌激素治疗的评价性临床实验结果尚未浮出水面。那么,要不要补充雌激素,缓解更年期症状和预防其并发症呢?答案很简单:无关爱恨,视乎需要。更年期症状较严重时,应尽早就诊于专科医生,经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可考虑用激素替代治疗。 有氧运动是更年期的“特效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较多地运用药物、精神、环境、营养等手段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往往忽略了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机体利用摄入体内的充足的氧分解储存的能源物质,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其特征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有氧运动包括大、中、小强度三种形式,中年女性在运动过程中心率维持在135~155次/分,为大强度有氧运动,如有氧健身操、跳绳、登山等运动项目属于此类;心率维持在111~134次/分,如健身秧歌舞、慢跑、健步走等运动项目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维持在90~110次/分的太极拳、太极剑、散步等健身项目为小强度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带来的生活方式的积极改变是一种无任何不良反应的“特效药”。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针对自身体质状况,科学系统地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后,生理和心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变化: 1.改善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 女性在更年期,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是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直接原因。运动可促进机体分泌更多的雌激素,并使其更好地被组织吸收和利用,进而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症,延缓衰老。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可使更年期女性的雌二醇、孕酮含量显著升高,提高妇女的卵巢功能。中年女性保持较高的雌二醇、孕酮水平,其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调节脂代谢,使体内脂代谢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预防骨质疏松症。 2.强身健体增加活力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细胞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脑细胞保持较强的活力,增强记忆力,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运动能加快肠胃蠕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加强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改善和提高消化、呼吸、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从而减轻更年期症状。 3.改善心理,保持乐观 运动有助于消除更年期“老之将至”的灰色心理,保持乐观的情绪,使更年期出现的情绪不稳等不良反应都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得到缓解和改善。 坚持锻炼,不要偷懒 由于人的体质各异,承担运动负荷能力的差别显著,即使参加同一种运动,个体反应程度的差别也会非常明显。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根据自身特点来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因为运动安排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太小,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运动强度过大,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女性朋友在进行健身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身体机能的水平。 利用有氧运动健身的最低要求是,每天运动的持续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能少于三次。只有达到这样的运动时间和频率,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另外,每天锻炼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因为受生物钟的影响,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人的体力和适应能力最佳,心率与血压都较为平稳,全身协调能力最强,所以此时最适合从事运动锻炼。 更年期的女性还要注意饮食 1.预防骨质疏松,每天喝750克牛奶。 2.缓解潮热、夜汗的症状,多食原汁原味的大豆类食品,或豆类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奶、豆浆等。 3.每天最好摄入300~400克蔬菜,如菠菜、油菜、芥菜、胡萝卜、西红柿、青椒、菜花、包菜、芦笋等,而且其中要有一定量的绿叶蔬菜。 4.在每天的饮食中,最好吃三份不同的新鲜水果,如苹果、梨、西柚、草莓、桃子等,这样营养健康、成分更齐,并且最好于两餐之间食用,这样有利于防止肥胖、稳定血糖。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